返回首页

百合花作用是什么

来源:www.muyeseed.com   时间:2022-12-06 15:19   点击:284  编辑:admin   手机版

百合花具有养阴清热、清心除烦、养颜美容补等功效。

百合花是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原产于中国,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欧洲、北美洲等北半球温带地区,全球已发现有至少120个品种,其中55种产于中国。近年更有不少经过人工杂交而产生的新品种,如亚洲百合、香水百合、火百合等。

养阴清热:百合花味甘性平,有温肺止嗽、养阴清热、清心安神、利大小便等优良功效,尤以改善心肺疾患为佳。对于发生热病后余热未清、虚烦、惊悸、神志恍惚或肺痨久咳、咯血等病症,食用百合花有着极好的疗效。

养颜美容:百合花洁白娇艳,除各种营养滋补作用,百合花鲜品更是含有非常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对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大有益处,常食百合花有一定的美容作用。

营养滋补:百合花除含有蛋白质、脂肪、糖、淀粉及钙、磷、铁、维生素等营养素外,还含有一些特殊的营养成分,如秋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这些成分综合作用于人体,不仅具有良好的营养滋补之功,而且还对秋季气候干燥而引起的多种季节性疾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清心除烦:百合花对于神经衰弱的患者有食疗作用。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头晕目眩、眼睛发黑,甚至患有癔症,食用百合花后会得到有效的改善。

我觉得应该是首先点名文章主题,其次为全文的叙述埋下伏笔,从而引发读着思考

《百合花》中的“我”既是叙事者,又是一个充满情感具有性格的人物。“我”与通讯员由生气、好奇、捉弄到亲热,牵肠挂肚地关爱的情感变化贯穿始终。但“我”更见证了通讯员和新媳妇的美好心灵,两颗火热的心。

总以为茹志鹃的《百合花》是当代文学百花园中的奇葩。于是在星期天时,重读了这部经典的小说。是的,小说非常的清丽、精致,淡雅,是那样的与众不同。

作为小说,故事情节非常的简单,以“我”一位文工团战士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情节,描写的是一个年仅十九岁的入伍仅一年的小通讯员,为了挽救担架队的百姓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一个刚结婚三天的新媳妇,为抢救伤员,献出了自己唯一的嫁妆――绣着百合花的一条新被子。如果小说仅此而已,只是单纯地描述着战士的英勇无畏和百姓的无私奉献精神,也激发不起读者心灵的层层涟漪,因为这样的故事在革命战争年代不胜枚举,精彩处有过之而无不及。觉得《百合花》之所以构成经典的意义,在于发现美、品味美,升华美,为读者刻画了美的人物,抒写了美的情感,营造了美的物象。

小说塑造了小通讯员和新媳妇这两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小说虽取材于战争生活,却没有正面写战争场景,只是撷取了战争生活中的一个侧面,通过通讯员带路,借被,通讯员牺牲后,新媳妇献被和盖被的细节,刻画了有着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心灵的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形象。茹志鹃如一位画家和音乐家一样,既能文字描画人物形象,也能用文字传递声音,笔下的两个人物形象是那样的生动而逼真,给读者留下美好印象。

这是一个极其可爱的普通战士。天真纯洁,充满朝气,对生活和自然充满爱恋,在即将发起总攻的时刻,还在枪筒上插上几根树枝和野菊花。他憨厚朴实,拘谨腼腆,带路中“他见我挨他坐下,立即张惶起来,好像他身边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局促不安,掉过脸去不好,不掉过去又不行,想站起来又不好意思。”表现出小通讯员质朴、纯洁的心灵。但他又十分关心人,走走停停也好,给两个馍馍也好,十分形象地刻画了一个腼腆、羞涩、局促而又质朴纯洁的小战士形象。在借被中,更看出小通讯员的真诚、憨厚和不善言辞。当他意识到借东西的方式、方法有问题,可能会给新媳妇造成不好影响时,就马上爽爽快快地跟“我”前去解释。而借到被子以后,知道这是人家新婚时惟一的嫁妆,心里又立刻感到不安,又要把被子再送回去。这不是个高大完美的形象,却是个鲜活的、真实而可爱的战士形象。

小说对新媳妇形象的刻画也是那样的细腻而真切:“我们走进老乡的院子里,只见堂屋里静静的,里面一间房门上,垂着一块蓝布红额的门帘,门框两边还贴着鲜红的对联。我们只得站在外面向里“大姐、大嫂”的喊,喊了几声,不见有人应,但响动是有了。一会,门帘一挑,露出一个年轻媳妇来。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留海。穿的虽是粗布,倒都是新的。我看她头上已硬挠挠的挽了髻,便大嫂长大嫂短的向她道歉,说刚才这个同志来,说话不好别见怪等等。她听着,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我说完了,她也不作声,还是低头咬着嘴唇,好像忍了一肚子的笑料没笑完。这一来,我倒有些尴尬了,下面的话怎么说呢!我看通讯员站在一边,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我,好像在看连长做示范动作似的。我只好硬了头皮,讪讪的向她开口借被子了,接着还对她说了一遍共产党的部队,打仗是为了老百姓的道理。这一次,她不笑了,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向房里瞅着。我说完了,她看看我,看看通讯员,好像在掂量我刚才那些话的斤两。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

通讯员乘这机会,颇不服气地对我说道:“我刚才也是说的这几句话,她就是不借,你看怪吧!……”

这样的描写如发生在读者的面前,有身临其境之感,而新媳妇善良、纯洁的形象深印在读者心里。当然,这个人物性格的发展,还通过更震撼人心的盖被这一情节来表现的。刚开始做救护工作时,她害羞腼腆,我跟她说了半天,她才红了脸答应做我的下手。可当看到小通讯员为了保护群众而受重伤时,“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试着身子……” 新媳妇已经知道通讯员牺牲了,可她还是细细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其实是在缝进她的一片深情,所以当“我”劝她“不要缝了”时,“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对“我”的不解以示强烈不满。小说通过对新媳妇一系列的动作和细节描写,展示了新媳妇娴静、淳朴、纯真、高洁如百合花一样的性格美。

小说不仅刻画了两个有着百合花一般美好心灵的人物形象,还真切地抒写了一种百合花般的美好情感。小说用诗意的方式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处,同甘共苦,相濡以沫的美好情感。小说中的“我”与小通讯员在路上时,从“我开始对这个通讯员生起气来”到“我不禁对这通讯员发生了兴趣”再到“ 我立刻对这位同乡,越加亲热起来”,直至一起去借被后“不知怎么的,我已从心底爱上了这个傻呼呼的小同乡。”在这递进式的情感变化里,体现了一种纯朴而真诚的由浅入深的情感交流,具有浓浓的人情味。当然,小说的情感表达由淡而浓,主要体现在新媳妇在包扎所里的言行举止里。在包扎所,让新媳妇帮着卫生员给伤员包扎,但仍很害羞,说了半天,她才肯跟在后面打下手。可是,当她看到伤员是那个向她借被子的小战士时,她惊不住短促地“啊”了一声,听说他是为了救其他同志而自己扑向手榴弹时,她又短促地“啊”了一声,一声极度地惊讶,一声极度地敬佩,都是情感自然而然地在流露。她“轻轻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重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这位高大而年轻的小通讯员无声地躺在那里……”新媳妇庄重而虔诚的姿态反衬着小通讯员的无比的崇高。

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色发白,劈手夺过被子,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月光下,她眼里晶莹发亮,那条百合花的被子,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可以想象,新媳妇此刻的心情何等的悲伤。那挂在衣服上的破布片,就是他很害羞地从新媳妇手里抱被子时,不小心被新媳妇家门上的钩子划破的,才多久的时间啊,可是他永远地躺着了。新媳妇心里的悲的感觉甚至还有崇敬的感觉无法言表,她只有很虔诚地为他缝衣服,当“我”实在看不下去了,说不要缝了,因为小战士的手已经冰凉了,可是新媳妇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这异样的一瞟,让我的心为之一颤,这里面包含了太复杂的内容,辛酸,悲痛,爱怜……她的动作虽然简单,却深深地饱含着泪水,透着一份真诚的情感。这份情感也象百合花一样纯洁与美好,也是小通讯员与新媳妇美好品格的升华。

此外,小说为烘托两个美的人物和表达一种美的情感,还营造了一个以百合花为主体的富有象征色彩的美的氛围。小说中,有雨后的秋庄稼,有通讯员步枪筒里稀疏地插着的几根树枝,还有与通讯员分别时,看见他背着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有一片绿雾似的竹海,有包扎所周围的许多野草,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亲近与和谐,也烘托着人物的美好心灵。小说也写到了中秋月色。小说在战斗的残酷环境里,平静地描写了这个中秋,并引领到了作者的故乡,以充满诗意的笔调赞美中秋的美好。然后更富象征意味的笔调描写了战时的宁静月色,营造了一个月光流照,万物生情的意境。当然,小说的对物象的象征性描写更体现在百合花上。小说名为百合花,就包括着浓重的象征色彩,而小说中只出现了三次,而且都出现在每一段落的结尾,每一次出现都深化着主题,加重着象征的色彩:“这原来是一条里外全新的新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我看见她把自己那条白百合花的新被,铺在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百合花纯洁而美丽,象征着对美好爱情、美丽人生的向往,小通讯员与新媳妇的对衬中,也暗示着小通信员不仅享受着“拖毛竹”般的平静生活,也应享受着有着美好爱情,但小说以小通讯员被残酷的战争夺去年轻的生命,用“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盖上了“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以一种极具震撼力的悲剧美,打动着读者的心灵,产生一种深重的惋惜之情。

因为《百合花》赞美了百合花般的美的心灵、美的情感和美的物象,使作家茹志鹃也在熟知《百合花》的读者心中,也成了那位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留海的新媳妇一样,深印在读者心里。

这就是小说的魅力,经典的意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