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桃树能扦插吗

来源:www.muyeseed.com   时间:2022-10-25 15:18   点击:160  编辑:admin   手机版

桃树能扦插吗

桃树可以进行插枝的,这属于很常见的繁殖方法。桃树可用硬枝扦插,也可以用软枝扦插,硬枝一般是在春季进行的,软枝一般是在梅雨季的6-7月份进行。扦插时要选用较为粗实的枝条,不能使用病枝进行扦插,不但会污染土壤,还会很难生根。如果要插枝更好的生根成活,就要尽量使用健壮、长势好的枝条。

插枝方法

首先修剪掉部分叶子,枝条顶部应保留2-3片叶片,枝条最顶端要平剪,而最底端要斜剪。修剪后要用多菌灵消毒后适当的蘸取生根粉,更容易生根。

准备好基质:一些扦插的基质,应尽量满足透气、洁净、松软等特点。如果有经验的话,可以自己配制土壤,或者是直接购买适合的营养土。

扦插时把植株扦插到土里2/3深度就行,每个枝条之间要有一定的距离,扦插的深度也不要太深。在随后的管理中应适时浇水,每天早晚揭开塑料袋通气10分钟。一星期后,插穗开始生长是,撤去塑料袋。但要注意继续保持土壤湿润。

桃树扦插后可适当的浇水,让枝条根部与土壤充分接触,待枝条健康生长后,可追加一次施肥,让桃树能吸收有足够的营养成分,但要控制施肥量,避免肥水过多,反而灼伤嫩枝,影响生长。

播种、扦插、嫁接都是是植物繁殖的重要方式。扦插一般在春秋两季进行,春季多雨,成活率较高。但由于扦插后成活的植物根系都为须根,吸收营养、固定植株的能力都比较差,因此适合小型观赏灌木及乔木。而桃树等果树,为了保证品种纯度和生长旺盛,通常采用嫁接方法。就是将优良品种桃树的芽或枝条嫁接到野生桃树实生苗。

桃树能扦插

春季用硬枝扦插,梅雨季节用软枝扦插。扦插枝条必须生长健壮,充实。硬枝扦插时间以春季为主,插条按20 cm左右斜剪,扦插深度为插条长度的2/3为宜。

桃树的繁殖方法,桃树的种植技术,桃树怎么养

桃原产我国海拔较高,日照长、光照强的西北地区,适应于空气干燥、冬季寒冷的大陆性气候,因此桃树喜光、耐旱、耐寒力强。温度是影响桃树分布的最主要因素,在陕甘宁地区和新疆南部、东北吉林,冬季温度在-23~-25℃以下时容易发生冻害,早春晚霜危害也时有发生,防冻防霜至关重要。在南方冬季三个月平均气温超过10℃的地区,多数品种落叶延迟,进入休眠不完全,翌春萌芽很迟,开花不齐,产量降低。栽培时要注意桃树的需寒量,不同品种对低温的需求量差异很大,一般用7.2℃以下的积温来表示,大部分品种的需寒量为500~1000小时。桃树最怕渍涝,淹水24小时就会造成植株死亡,选择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沙质微酸性土壤最为理想。

苗木繁育应采用嫁接法,砧木有山桃和毛桃。栽植密度应依土壤、整形方式、品种而定,目前由于矮化剂多效唑及多种新技术的应用,栽植密度加大,株行距多为3米×4米,亩栽55~83株。树形宜用双主枝V字形或自然开心形。

桃树多为复花芽,成花易,花量大,白花结实率高。在生产上考虑到异花授粉可明显提高结实率,特别是有些花粉不育的品种如砂子早生、霞晖一号、仓方早生等应配置授粉树以求高产、稳产。

生物学特性

桃树自然生长时中心枝易消失,树冠常呈开张。营养枝一年能生长2~3次,可以利用二次枝加速培养树冠。当年抽生的新枝即可形成花芽,第2年结果。按芽的排列和长度,可分为长果枝、中果枝、短果枝,和花束枝、徒长结果枝。各类结果枝的比例和着果能力因品种而异。定植后2~3年开始结果,5~6年进入盛果期。有效生产年限一般不超过15年。大部分品种能自花结实,也有不少品种花粉不育,自花结实差或不能结实。

桃极喜光,位于树冠外围的枝条,因有较好的光照条件,着生花芽多而饱满,果实的品质也好。生长季中要求月平均温度20~24℃。冬季一般需通过400~800小时的低温(7.2℃以下)才能完成休眠过程。因而要求低温期长的品种不适宜在冬季温暖的地区栽培。但抗寒性较弱,冬季温度在-23~-25℃以下时枝干易冻损,休眠期花芽在-18℃左右即出现冻害。花蕾、花和幼果,分别只能耐-3.9℃、-2.8℃和-1.1℃的低温。

适宜干燥气候,雨量过多引起枝叶徒长,落果加重,品质下降,并易致病流胶。但生长期间久旱不雨,也会影响生长发育。桃树根系分布浅,适宜于中性偏酸(pH6~7)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

栽培技术

一般用嫁接繁殖。其砧木在中国南方用毛桃,北方用山桃。也有用本砧或李、梅、杏、毛樱桃等作砧木的。实生繁殖在某些产区仍有应用。澳大利亚用扦插法繁殖黄桃已获成功。桃园不宜连作。栽植距离南方稍密,每亩约33~40株;北方稍稀,每亩约22~27株。山地栽培和用毛樱桃矮化砧苗时密度可增加。一般在秋冬定植,北方则行春植。桃树生长旺盛,幼树宜控制氮肥施用,以免引起徒长。进入盛果期后可增加氮肥施用量,并配合施用磷、钾肥料。每年除施基肥外,还须在开花后、果实膨大期和采收后,施用速效性追肥。发现缺铁、锌、硼等症状时进行叶面施肥。秋旱或春旱和夏季进行灌溉,并在冬季灌足封冻水。中耕常与灌水和施肥结合进行。

常见的整形方式为自然开心形,以适应其喜光特性。修剪方法根据品种、树龄、环境条件等而定。生长季节尽量采用抹芽、除萌、摘心、扭梢、剪梢、疏枝等夏季修剪技术,以控制枝条生长,节约养分、减少冬季修剪量。对盛果期后的桃树及时更新枝组、疏缩外围枝量,可避免结果部位外移,延长盛果年限。开花后20~25天适当疏除幼果,有利于保证果品质量和连年丰产稳产。

观赏用碧桃的繁殖栽培管理大体与果实用桃树相似。在园林中整形多采自然式,通过修剪控制树冠内部枝条,使通风透光良好。夏季对生长旺盛枝条摘心,冬季对长枝适当剪短,可促使多生花枝,并保持树冠完整美观。每年施肥可使开花丰盛和延长树的寿命。

病虫害及防治

为害大而普遍发生的病害有桃缩叶病、炭疽病、褐腐病、流胶病、穿孔病;害虫有红颈天牛、蚜虫、球坚介壳虫、浮尘子、桃蛀螟、刺蛾、梨小食心虫、桃蚜、桑白蚁和刺蛾等等。中国南方多采用套袋方法防治。

1、桃的4种病害:桃缩叶病病菌在芽鳞和树皮上越冬,早春展叶前后侵害叶片、新梢,使其变形、干枯、脱落,也可为害果实。防治方法是在桃芽膨大而尚未绽开时喷布波美5度石硫合剂,严重时在展叶后再喷0.3度石流合剂,同时结合人工及时摘除病叶、病梢烧毁,减少病源。细菌性穿孔病多在春夏之际发生,造成叶片穿孔、脱落。防治方法:在早春萌芽时(露绿期)喷布1:1:100倍的波尔多液。喷药时需注意与石疏合剂的喷药期之间有7-10天间隔期,且在展叶后宜改喷65%代森锌400-500倍液防治,以免产生药害。桃炭疽病为害果实和枝稍,4-7月间均能发生,花后连阴雨天气易造成该病暴发。可结合对挑缩叶病和桃疮痂病的喷药进行防治。桃疮痂病主要为害果实,幼果期喷波美0.3-0.4度石硫合剂,或25%多菌灵400-500倍液,或75%托布津1000倍液,均能有效地防治该病。

2、桃流胶病:是真菌侵染和生理性原因共同造成的一种病害,主要为害主干和主枝,引起流胶,削弱树势。土壤粘重,氮肥过多,连作重茬,排水不良,夏季重修剪,以及虫害伤口等都能加剧流胶。防治方法:主要从加强管理,增强树势入手,做好树体保护工作。

3、红颈天牛:以幼虫在树干蛀道内越冬,为害主干及根颈部,削弱树势或引起死树。防治方法:可在5月下旬成虫产卵前对主干及主枝分杈部位涂白(涂白剂用生石灰和水按l:3-5比例调制而成,加入少量食盐可增加粘着作用,加入少量石硫合剂渣滓可提高防虫效果),减少产卵。同时人工捕杀成虫。在生长期经常检查树干,发现幼虫为害时可行钩杀或药杀。

4、桃蛀螟和梨小食心虫:均为害果实,后者还为害桃梢。可在产卵盛期喷布50%杀螺松乳油1000倍液药杀幼虫,隔10-15天再喷一次。也可在喷药后进行套袋防护。

5、桃蚜:一年中发生代数多,随桃树发芽,卵孵化,为害花及幼叶,6月以后转移到其他寄主上越夏,落叶前再迁回桃树上产卵越冬。防治方法;主要抓春季卵盛孵期喷布50%乙酸甲胺磷乳油500-1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1000-1300倍液,均可收到较好的效果。对有机磷和菊酯类农药产生抗性的桃蚜,喷布10%吡虫啉3000-4000倍液效果尤好。为害严重时,可在秋季桃蚜回迁桃树时再喷药一次。

6、桑白蚧:在长江流域一年发生2-3代。5月上、中旬为孵化盛期,若虫在枝干上吸食汁液为害,削弱树势,严重时造成枝条枯死,一般在2-3年生枝上为害较多。若虫在二龄后分泌蜡质,具有抗药性。防治方法:除结合其他病害的防治在发芽前喷布波美5度石硫合剂外,在若虫群集为害尚未分泌蜡质前,可喷布波美0.3-0.4度石硫合剂,或90%敌百虫1000倍液,或25%扑虱灵1000-1500倍液。

7、叶蝉:以成虫在杂草、土块中越冬,桃树发芽后上树为害幼叶,取食汁液。可在展时初期和盛花后结合对挑蚜的防治,喷布乙酰甲胺磷等药剂。此外,在第一代卵盛孵期(约在5月中下旬)喷布50%敌敌畏乳油或25%扑虱灵1000-1500倍液,也都有良好效果。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