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产蛋鸭的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养殖蛋鸭要注意什么)

来源:www.muyeseed.com   时间:2022-10-21 16:30   点击:285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养殖蛋鸭要注意什么

蛋鸭养殖了5个月还未下蛋,主要与饲喂等多种因素有关,对于育成鸭应适时限饲。

对于育成的蛋鸭要严格控制体重,体重变动是蛋鸭产蛋状况的晴雨表,因此观察蛋鸭体重变化,根据生长规律控制体重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措施。

一般要求开产日龄体重在1.4~1.5kg范围内的应占85%以上(注意不同品种的标准体重有差异)。

为达到产前蛋鸭体质健壮、发育一致、骨骼硬结、羽毛着生完全、适时开产,从育成鸭开始必须实行限饲。

一般在产前鸭子的饲料质量不必过好,日粮中只要达到粗蛋白质14%、代谢能10.8~11.3MJ/kg即可;不能喂得过饱,但须多供青饲料;料槽、水槽里的料、水量要充足,不可断、缺。

开产以后的饲料供给要根据产蛋率、蛋重增减情况作相应的调整,最好每月抽样称测蛋鸭一次,使进入产蛋盛期的蛋鸭体重保持在1.45kg左右,以后稍有增加,至淘汰结束不超过1.5kg。

此期间,如体重骤然增减,则显示饲养管理中出现了问题,应及时进行纠正。

2. 蛋鸭养殖注意事项

1、雏火鸭管理

雏火鸭对温度要求是比较高的,并且随着日龄的增加温度要求也在不断的变化。雏火鸭破壳后三天要将温度控制在29-31度左右,一个星期的时候将温度降低至25度左右,然后到第三周时控制在20度左右。育雏舍应该建立在平地上面,并且不好比较松软的地垫,进行分群饲养。因为雏火鸭有着成堆睡觉的习惯,所以在晚上的时候应该要人适当的将成堆的雏鸭分开,防止有雏鸭被闷死。雏火鸭的饲喂要遵循少量多喂的原则,保持饮水的持续供给,并且还要做好雏火鸭的疫苗注射防病措施。

饲养管理 火鸭 方法

2、成火鸭管理

成火鸭的生理机制已经逐渐完善,体型也越来越大,所以我们要根据成火鸭的体型大小适当的调整养殖密度。当火鸭日龄达到30天的时候,将养殖密度控制在12只/平方米左右。并且这个时候火鸭生长加快,尤其是生长至60-90天的日龄时,是火鸭生长能力最强的时候,随之火鸭的营养需求也会大大增加。所以我们为了保证火鸭正常健壮的生长,要提供足够的饲料。这个阶段火鸭也非常容易产生啄羽的现象,为了减少这种现象,我们要适当的在饲料中添加一些硫氨基酸抑制啄羽。

饲养管理 火鸭 方法

3、种火鸭管理

种火鸭是保证火鸭养殖一直保持持续高效的关键,当火鸭生长至两个半月左右时便可以开始留种了。留种的时候要注意公母的数量,母火鸭根据头部的具体情况而定,头不能太大,颈部稍长。公火鸭要选择体型大、健壮并且羽毛无杂质的。种火鸭的饲料要与其他的不同,种火鸭要按照蛋鸭的养殖方式进行,注意补充钙磷等元素。提高饲喂频率,注意饲料的蛋白质含量,提高种鸭的产量及蛋的品质。

饲养管理 火鸭 方法

4、病害防治

虽然火鸭的抗病性比较高,但是病害防治也是火鸭整个生育期中最重要的管理方面。火鸭比较常见的病害有浆膜炎与鸭肝,我们在养殖的时候一定要保证鸭舍的干净无污染。及时清理鸭粪,防止鸭粪在鸭舍中发酵产生各种细菌。做好鸭群的防疫工作,加强鸭舍周围环境的管理。不饲喂过期变质的饲料与不干净的水,定期对鸭舍进行消毒,细心观察鸭群,发现有患病情况一定要及时隔离与治疗。病情严重无治疗价值的火鸭要立即处理,深埋或者是烧毁。

3. 养蛋鸭需要有什么样的条件

樱桃谷鸭的日粮营养水平要求比普通鸭高,应当是全价的,并考虑不同群体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粗蛋白与代谢能的配合。

雏鸭阶段:通常要求粗蛋白含量达到23~24%,代谢能2700~2800大卡/公斤。青饲料喂量可占日粮的20%。实行全日自由采食。

中鸭阶段:可以大量利用青粗饲料,粗蛋白含量为16~20%,代谢能2800~2900大卡/公斤。每日饲喂3~4次。如果是半舍饲半放牧,视牧地采食情况,酌添喂料1~2次,其中应有一次谷粒料。

成鸭阶段:以配合饲料为主。一般要求粗蛋白含量16~18%,代谢能2700~2800大卡/公斤。配合饲料每日用量为4两,一天三次,如为半舍半放牧,每天喂配合饲料1~2次。

4. 养殖蛋鸭要注意什么细节

蛋鸭不下蛋是什么原因?怎么让蛋鸭多下蛋?

蛋鸭的主要功能是产蛋,然后有的鸭场的鸭子,已经到了产蛋的时候却依然不下蛋,也有的是产蛋鸭中途突然出现不下蛋现象,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不外乎4个方面,即营养不足、环境因素、健康因素和品种因素。针对不同病因导致的蛋鸭不产蛋情况,需要进行对因解决。

一、蛋鸭不下蛋的原因

1、营养不足:进入产蛋期以后,蛋鸭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比以前任何阶段都高,如果此时期营养不足就可能会导致蛋鸭不产蛋。

2、环境因素:温度及光照不适,或者蛋鸭受到惊吓等都可能使蛋鸭不产蛋。特别是产蛋中期的蛋鸭对环境更敏感,遇到不同程度的应激,就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神经紧张、内分泌失调,吃食、喝水、运动等行为反常并引起新陈代谢紊乱,从而导致产蛋减少甚至停止产蛋。尤其是对各种外界异常声响地强烈应激,更容易引起异常。

3、健康因素:蛋鸭患病也是导致蛋鸭不产蛋的原因之一。

4、品种因素:品种是取得高产的先决条件,产蛋率的高低,产蛋周期的长短,产蛋持续性的强弱以及蛋的大小,都与品种有密切的关系。

二、蛋鸭不下蛋的解决办法

1、蛋鸭不生蛋有可能是饲料问题,饲料营养物质不均衡,应合理搭配饲料,增加营养物质含量。达龙蛋无忧蛋禽专用,提升产蛋率,延长产蛋高峰周期,抗应激、提高免疫力、降低死淘率;防治输卵管炎、开产腹泻,降低蛋料比;降低舍内氨气,减少呼吸道疾病发生。3天改变拉稀过料、改善蛋壳质量;5天增加蛋重;7天降低耗料量10%~15%;10天减少死淘率;15天提高产蛋率。

2、也有可能是光照不足导致蛋鸭不生蛋,在产蛋期光照每天要持续16-17小时。

3、鸭舍内环境所致的,应进行对应调整。成年期蛋鸭适宜温度为15℃~20℃,一般情况零下5℃会照常产蛋,一天产蛋为1~2个。但是冬季北方温度一般低于20度,且波动较大,致使蛋鸭难以适应导致产蛋率下降,出现产蛋少或是停止产蛋1~2个月。

4、对于疾病因素造成的,应进行对症治疗。鸭群发生病毒病、细菌病或者其它病后,要对症治疗,采取综合治疗措施,积极治疗。

5、淘汰绝产鸭。每个鸭只的发病程度不一,有些鸭只在发病过程中生殖系统会造成严重破坏,致使失去产蛋性能。因此,对于这类绝产鸭要及时挑出淘汰掉,避免饲料消耗,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5. 蛋鸭养殖技术十大小窍门

一、蛋鸡产蛋率低的原因

1、病毒性疾病的感染引起的产蛋率低下

在蛋鸭鹅开产后管理不当,会使得鸭鹅感染温和型流感、非典型新城疫等病毒,产蛋率下降,如果后期的治疗及调理方案不合理,轻则降低产蛋率、蛋壳质量差,重则会形成诸多卵黄性腹膜炎导致的“大肚子鸭鹅”,产蛋率无法恢复。

2、霉菌毒素造成的产蛋率低下

黄曲霉菌毒素、赫曲霉毒素、赤霉烯酮等霉菌毒素对鸭鹅整体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比如说霉菌毒素会造成组织和器官明显的病变和鸭鹅群生产性能的降低。

3、管理不当造成的产蛋率低下

a、鸭鹅舍空气质量差

鸭鹅舍中有害气体严重超标,会引起鸭鹅呼吸道疾病,之后会引起大肠杆菌病继发,鸭鹅体质下降。在加上鸭鹅舍未能及时通风,空气中氧气不足,鸭鹅的心肺功能衰弱、新陈代谢失常、体质下降、性功能衰退,产蛋率也随着下降。

b、后备鸭鹅装笼过早

有的养殖户在鸭鹅60日龄的时候就装笼,这样会减少鸭鹅活动量,使得鸭鹅出现骨质密度疏松,特别是在喂养饲料中钙质劣质或不足的情况下,鸭鹅会很快出现疲劳症状、腿瘫、骨折的情况、产蛋量也会下降。

c、光照不适宜或不稳定

鸭鹅养殖产蛋高峰期的适宜光照时间为17个小时,而有的养殖户在鸭鹅刚开产时就将光照控制在17个小时,从而促使鸭鹅性功能超常发挥,高产后就出现产蛋疲劳现象。而光照时间短,则影响鸭鹅性激素的分泌、性功能减弱、产蛋率下降。

二、鸭鹅科学增蛋方法

1、在治疗病毒病使用使用病毒药和抗菌药物时,一定要注意保护注意抗氧化物质、鱼肝油钙粉及保肝类药物的添加,对于病毒病恢复期使用大量的增蛋药,产蛋率仍然上不去的鸭鹅,可以剖检鸭鹅观察肝脏是否出现什么问题,如果有问题,对于其他类型的鸭鹅则可以使用保肝类药物,连续使用四天,可以有效恢复产蛋率,提高蛋壳质量。

2、在饲养管理过程中,使用使用脱霉剂后,要注意鸭鹅肝脏的养护。

6. 养蛋鸭需要养公鸭吗

听声音;我们用手轻轻卡住鸭脖子,然后让它叫出声音,如果声音听起来比较清脆,那么就是母鸭子,如果比较嘶哑,则为公鸭子。

看尾巴;我们可以用手掌把鸭子托起来,然后用拇指压在鸭子的后背上,如果鸭子的尾巴朝下,那么这是一只公鸭子,相反,如果是朝上,则为母鸭子。

摸肛门;我们可以用手摸鸭子肛门下方,若摸起来有一个凸起,那么这是一只公鸭,否则,就是一只母鸭子。

看羽毛;成年公鸭的脖子上一般会有一圈鲜艳的绿色羽毛,而母鸭则没有这样的羽毛,而且颜色没有公鸭子那么鲜艳。

7. 养殖蛋鸭要注意什么事项

一、棚舍与设施结构

鸭舍建筑为封闭式钢架结构,面积1200m2,参数如下:鸭舍长度72m,宽度18m,檐高4.5m;舍内网床离地高度1.5m,网床材料采用无毒的聚丙烯或者是聚乙烯塑料制作,防止肉鸭形成腿患。单个网片外形为:1000mm*500mm*40mm,网格尺寸为16×16mm,采取插接方式固定,单片承重600斤左右。网床一侧为蛋鸭产蛋区,宽度为5m,设置产蛋箱,另一侧为自动饮水设施,中间为自动喂料设施,发酵床垫料厚度40cm,配套一套自动发酵床垫料翻耙系统,通风降温为纵向湿帘加风机通风方式,并在鸭舍进口处建有饲料储存间和鸭蛋储存间。

二、养殖技术要求

1、雏鸭饲养管理

1.1 育雏前准备

育雏期为0~2周龄,主要任务是提高雏鸭的成活率;将网床隔成2m*3m左右的单元格,育雏前一周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饲养密度15只/m2~25只/m2,饲养密度不宜过小,以免造成空间浪费和保温不佳,并随着饲养日龄的增加逐渐降低饲养密度;注意观察雏鸭的活动状况,避免出现“扎堆”和“出汗”现象。

1.2 饮水与开食

掌握“先饮水,后开食”原则。饮水时间依据天气和运输时间而定,天气较热或运输时间较长,为防止脱水,应延长饮水时间,一般饮水后6~12小时后开食。前一周采用自由采食,从第八天开始分餐饲喂。

1.3 光照与管理

育雏第一周需24小时光照,从第二周开始,每天减少1小时光照,逐步过渡到每天16~18小时光照,光照强度为不少于20勒克司,光照制度一经确定后须严格执行。适时巡护,防止雏鸭打堆,及时捡出弱、死雏,保持舍内安静、通风干燥及饮水器、料槽清洁,并定期消毒等。

1.4 营养与选留

雏鸭料选择全价、适口性好、易消化的粹粒或颗粒料。2周龄育雏结束时选留,凡发育正常、健康活泼、体重外貌特征达到品种标准要求的雏鸭作为选留对象,剔除残弱病次鸭。

2、育成鸭饲养管理

2.1 密度与消毒

第3周起至15周为育成期。去掉育雏期的单元隔板,逐渐增加在网床上的活动范围, 3周~8周每平方米养10~12只,9周~15周每平方米养8~10只;注意舍内温湿度及通风条件,并定期消毒。

2.2 营养与管理

喂以全价育成鸭料,到育成中后期,对育成鸭采取每天仅喂至标准采食量的70%~80%,保持适宜的体重,防止体重超标;专人管理、避免应激、规范日常管理规程,及时淘汰病弱鸭。

3、产蛋鸭饲养管理

3.1 营养与环境

逐步从育成料过渡到蛋鸭料,喂以产蛋期全价颗粒饲料;保障舍内适宜温度15℃~25℃,湿度50%~65%;饲养密度每平方米5只~6只。

3.2 管理与淘汰

执行严格的免疫程序和卫生清洁制度,舍内外环境和用具用及时清洗消毒;每天及时收集种蛋并记录;专人管理,避免应激,规范日常饲养管理规程,及时发现病残鸭;使用年限一般为1年~1.5年。

三、发酵床制作与管理

1、发酵床制作

1.1 垫料原料选择

垫料原料要求无腐烂、毒害、霉变,而且要求透气性好、吸水性能强,一般以稻壳和锯末为主。

1.2 垫料原料配比

以稻壳和锯末按照2:1的比例混合制作发酵床垫料,料厚度不低于50cm.

1.3 湿度控制

发酵床表面水分应保持在30%~40%,发酵层水分保持在50%左右。

1.4 温度控制

将适量的发酵菌均匀撒在发酵床垫料上,用自动翻耙机将发酵床垫料与菌种混合均匀,翻耙深度不低于30m,垫料发酵3~5d后,气温高则时间短,气温低则时间长,待发酵层(发酵床表面10cm以下)温度达25~35℃即可。

2、发酵床管理

2.1 发酵床的翻耙频率

一般从雏鸭饲养至第7日龄翻耙1次,随着饲养日龄的增加,个体增大,排泄量增加,8~20日龄每隔3~5d翻耙一次,21~30日龄2~3d翻耙一次,30日龄之后1d翻耙一次,直至出栏。

2.2 发酵床的翻耙深度

采用自动翻耙机翻耙,翻耙深度30cm左右。

2.3 发酵床的温度控制

发酵床适宜的温度控制范围为20~40℃左右。发酵层(发酵床表面10cm以下)温度不宜低于15℃,否则应增加垫料厚度或补充菌种;另外,当温度出现异常时,还要检测湿度,防止水分过多或过少。

2.4 发酵床的湿度控制

发酵床适宜湿度控制范围为38~43%(手握不成团,摊开即散)。当发酵床垫料湿度超过65%时,发酵由好氧向厌氧转化,发酵床温度急剧下降,影响粪便的降解能力,应改进供水系统防止饮水系统滴漏,立即用翻耙机进行翻耙,加强舍内通风换气,降低发酵床垫料湿度。当发酵床垫料湿度低于15%时,垫料干燥出现扬尘,抑制发酵菌生长,应配合适量发酵菌适当喷雾洒水,保持适宜水分含量。

2.5 出栏后发酵床管理

饲养一批结束后,及时对发酵床垫料进行翻耙,便于粪便及时发酵分解,待鸭舍消毒完毕后按初次添加量的10~30%补充发酵菌,保障发酵床正常发酵过程。

3、垫料使用年限

一般情况下,发酵床垫料可使用3年以上。如养殖过程中发现粪便味和氨气味严重,进入鸭舍咽部和眼睛出现不适时,则需要及时补充菌种和新鲜垫料,使用3~5年后,如果补充菌种也无法达到满意的发酵效果,特别是出现以下三种情况:舍内氨气的浓度大于0.005%,进入鸭舍氨气刺激眼睛出现发红、流泪;发酵层温度低于20℃时;垫料吸水性严重下降,易湿不易干时,就需要把原发酵床作为有机肥处理,重新制作发酵床。

四、效果观察

蛋鸭上网下床技术应用,改变了传统的蛋鸭养殖模式,避免了蛋鸭养殖污染水体的局面,改善了蛋鸭养殖环境条件,经对160日龄产蛋鸭(绍鸭)3个月的饲养观察,平均产蛋率87.6%,较同期鱼鸭混养的同类蛋鸭82.3%,提高了5.4个百分点,死淘率下降2.3%,耗料水平下降6.8%,生产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五、注意事项

1、蛋鸭上网下床养殖技术对鸭舍的环境控制技术要求比较高,在鸭舍建设上要注重通风口的设计,要做到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相协调,在春秋季节以自然通风为主,夏冬季节强制通风为主,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蛋鸭生产性能。

2、鸭舍可预留通道与鱼塘相连,采用上网下床养殖与定期亲水放水相结合的形式,在实践中蛋鸭每周放水一次,放水时间2小时,可有效满足蛋鸭水禽特性。

3、蛋鸭上网下床养殖一定要控制好养殖密度,密度要和单位面积发酵床消纳降解能力相匹配,同时要注意渗透漏现象对床体的影响,避免死床。

8. 养殖蛋鸭要注意什么问题

育雏期和育成期是蛋鸭饲养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两个时期,直接关系到产蛋期的产量和产蛋期的长短。发育良好和体重适中而且健康是蛋鸭优良繁殖性能和生产潜力高发挥的条件。因此前期饲养管理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育雏期中心任务是提高雏鸭成活率。雏鸭刚出壳体温调节能力差,再加上禽类呼吸系统比较特殊,胸腔和腹腔都有气囊分布,吸入冷空气对体温有一定影响。并且雏鸭的绒毛属于针型绒毛不保温,因此对外界环境温度急剧变化非常敏感。雏鸭体温随外界温度降低而下降,可以说处于“变温动物”阶段,到15—20日龄,体温才逐渐恒定。外界温度适宜而均衡是控温原则。

雏鸭消化管容积小,没有经过饲料的刺激和锻炼,消化机能尚未健全,每次采食和储存的能量有限,需多次进食。雏鸭对水比较敏感, 任何时候都不可缺水,尤其在夏天,充足而干净的饮水有助于增强雏鸭抵抗力。

因此要求饲料养分足够,营养全面易消化,但受消化系统和生理特性的影响,饲料通过肠道速度快,排粪率高,粪水量大,易产生有害气体,造成舍内湿度高。引起鸭呼吸道和眼部炎症,时间长容易引起肺部充血水肿和其他疾病。所以要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保证舍内空气新鲜,注意通风的同时不能降低舍内温度。

雏鸭七日龄后按250克/吨料添加胆汁酸,可以促进肝肠道发育,促进蛋白吸收,8周龄以前的雏鸭生长主要靠蛋白质,蛋白质只有在肝脏才能转化吸收,所以育雏期高质量饲料对于本身就脆弱的肝肠功能和发育是有一定压力的,而育雏期也是鸭病毒性肝炎,沙门氏菌的高发期,在治疗时大家会使用化药和大苦大寒类中药,所以肝肠系统在发育时要面对营养、疾病和药物的压力,胆汁酸可以促进体内消化酶尤其是胰脂肪酶的活化,加快对营养的转化。同时胆汁酸可以促使肝脏分泌大量稀薄胆汁,冲刷胆道,防止药物在肝脏和胆道的堆积。

雏鸭生长速度快,一般来讲在第四周的时候,体重是其初生重的十倍以上。雏鸭对营养成分的敏感性强,尤其是对VD、Ca和P敏感。缺乏容易导致发育不良或软脚病。钙和磷在体内转化需要VA、vd3的参与,而VA和VD3是脂溶性维生素,需要在肝脏中活化才可以发挥作用,胆汁酸可以促进肝细胞的再生,提高肝脏功能,尤其是疾病和药物对肝细胞的损伤,加快对微量元素的转化,提高营养利用率,达到骨骼肌肉双增长的效果。

环境卫生是所有因素起效的根本,随着雏鸭日龄的增加,排泄物不断增多,鸭舍极易潮湿,有利于病原微生物及霉菌的生长,舍内外环境必须勤打扫,勤换垫料,保持干燥。对于食槽和饮水器要定期洗刷消毒。育雏阶段也要注意霉菌毒素的问题,胆汁酸可以配合脱霉剂同时使用,对于解决蓄积在体内的霉菌毒素有直接作用,胆汁酸进入肝脏后,会有少部分胆汁酸携带着蓄积在肝脏中的霉菌毒素和重金属进入到肠道内随粪便排出体外,普通脱霉剂只能吸附肠道内霉菌毒素,所以胆汁酸配合脱霉剂效果加倍。

建立稳定的管理程序和科学的饲喂技术。在饲养过程中逐渐调教形成采食、饮水和活动定时定点,并保持不变。注意“开水”和“开食”的效果,雏鸭的饲喂次数和饲喂量按照其消化能力定,不可盲目按照建议饲喂量。及时分群,并按日龄和个体健康合理分配。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弱雏,“弱雏复壮”工作必须进行。

适时脱温和下水。3周龄后一般外界温度在15度以上可以脱温。同时注意天气变化,在完全脱温后的2—3天,若气温下降,也要随时升温。一般来讲5日龄后的雏鸭,若外界温度合适,可以考虑下水运动,注意水温也不要低于15度。下水原则上时间从短至长,下水范围由小至大。每次下水后都要在运动场避风休息,理毛,待毛干后再赶回鸭舍。

按照当地疫病流行情况选择防疫程序和疫苗,不可照抄照搬。

9. 蛋鸭的养殖技术

蛋鸭养殖一直是南京区域畜牧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一个亮点,但随着“263”环境整治,环保强约束需要,传统蛋鸭鱼鸭混养模式已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时代要求,为促进蛋鸭养殖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集成推广新型蛋鸭健康养殖模式成为必要。2018年起南京开始推广上网下床蛋鸭养殖新模式,取得较好效果。主要技术形式如下:

一、棚舍与设施结构

鸭舍建筑为封闭式钢架结构,面积1200m2,参数如下:鸭舍长度72m,宽度18m,檐高4.5m;舍内网床离地高度1.5m,网床材料采用无毒的聚丙烯或者是聚乙烯塑料制作,防止肉鸭形成腿患。单个网片外形为:1000mm*500mm*40mm,网格尺寸为16×16mm,采取插接方式固定,单片承重600斤左右。网床一侧为蛋鸭产蛋区,宽度为5m,设置产蛋箱,另一侧为自动饮水设施,中间为自动喂料设施,发酵床垫料厚度40cm,配套一套自动发酵床垫料翻耙系统,通风降温为纵向湿帘加风机通风方式,并在鸭舍进口处建有饲料储存间和鸭蛋储存间。

二、养殖技术要求

1、雏鸭饲养管理

1.1 育雏前准备

育雏期为0~2周龄,主要任务是提高雏鸭的成活率;将网床隔成2m*3m左右的单元格,育雏前一周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饲养密度15只/m2~25只/m2,饲养密度不宜过小,以免造成空间浪费和保温不佳,并随着饲养日龄的增加逐渐降低饲养密度;注意观察雏鸭的活动状况,避免出现“扎堆”和“出汗”现象。

1.2 饮水与开食

掌握“先饮水,后开食”原则。饮水时间依据天气和运输时间而定,天气较热或运输时间较长,为防止脱水,应延长饮水时间,一般饮水后6~12小时后开食。前一周采用自由采食,从第八天开始分餐饲喂。

1.3 光照与管理

育雏第一周需24小时光照,从第二周开始,每天减少1小时光照,逐步过渡到每天16~18小时光照,光照强度为不少于20勒克司,光照制度一经确定后须严格执行。适时巡护,防止雏鸭打堆,及时捡出弱、死雏,保持舍内安静、通风干燥及饮水器、料槽清洁,并定期消毒等。

1.4 营养与选留

雏鸭料选择全价、适口性好、易消化的粹粒或颗粒料。2周龄育雏结束时选留,凡发育正常、健康活泼、体重外貌特征达到品种标准要求的雏鸭作为选留对象,剔除残弱病次鸭。

2、育成鸭饲养管理

2.1 密度与消毒

第3周起至1

10. 蛋鸭如何饲养

蛋鸭饲养管理规程

一。鸭场与设施要求

(一)场址要求

1。鸭场周围500m内无其它禽类养殖场、屠宰加工场;应远离交通主干道,距离居民聚集区500m以上;有利于动物卫生防疫和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

2。 鸭舍附近有一定的水面,水深1m以上,水体清洁、无污染。

3 。鸭舍应有运动场,一端连接舍门,一端连接鸭滩(鸭上下水的地方)。鸭滩面积与运动场相似,宽约2m~3m,其坡度呈20度~30度。

(二)场内布局与设施要求

1。

生产区、生活区严格划分,生活区处于上风向。

2。 与外界接触应有专门道路相通。场区内设净道和污道,二者严格分开。

2。 生活管理区设有主大门及消毒池。区内建有生活、办公设施和兽医室、饲料仓库、车库等与外界接触密切的生产辅助设施。

4。生产区门口设有消毒池。区内建有消毒更衣室或淋浴室,各区域间、禽舍入口处设置消毒池。

5。 禽舍的门、窗等通风口或开口处及运动场、水池的四周应设防鸟、防虫和防鼠设施。

二。卫生防疫要求

(一)卫生要求

1。

进鸭前必须对鸭舍及周围环境进行严格的彻底消毒,并选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规定的消毒剂对料槽、水槽消毒后用清水清洗,在日光下晒干备用。每周至少对鸭舍消毒2次,鸭舍周围每2~3周消毒1次。勤换垫料,保持舍内通风良好。

2。

鸭场门口设消毒池和消毒间,进厂人员及车辆应严格按照GB/T 16569-1996的要求进行消毒,消毒液定期更换。外来人员不应随意进入生产区。特定情况下,严格消毒穿戴保护服后方可进入。

3。 工作人员应身体健康,进入鸭舍前应更换干净的工作服和工作鞋。

鸭舍入口设供工作人员鞋消毒用的消毒池或消毒盆。舍内和水陆运动场至少每周消毒1次。

(二) 蛋鸭免疫

1。 按当地动物防疫监督部门制定的免疫程序搞好免疫工作。

2。 推荐免疫程序:1日龄注射雏鸭病毒性肝炎疫苗;8~14日龄注射禽流感疫苗;20日龄注射鸭瘟疫苗;60~90日龄注射鸭瘟疫苗和禽霍乱疫苗。

三 饲养方式

采用地面平养或网上平养。地面平养宜选择刨花、木屑、稻壳或秸秆作垫料。

四。 饲养管理

(一)育雏期(0~6周)饲养管理

1。

进雏: 雏鸭应来自检疫合格的种鸭场的健康雏鸭。

2。 雏鸭选择:应选按时出壳,眼突有神,喙爪光泽,绒毛蓬松,卵黄吸收良好,活泼喜动的雏鸭。

3。 雏鸭饲养

① 开水:“开水”,雏鸭第一次饮水称为“开水”。

雏鸭干毛,打转,有三分之一小鸭伸长头颈,形似觅食状,即可“开水”。

②开食:开食应在开水后半小时内进行。开食应选用蛋雏鸭专用开食料,撒在塑料布或草席、竹席上,应一边轻撒料,一边温和调教让鸭啄食。

③饲喂次数:(1~7)日龄,每天喂6次,其中白天4次,晚上2次;(7~21)日龄,每天5次,以后可逐渐减少次数。

饲喂时应分批分群,每群250只为宜。饲喂原则为“由精到粗,由熟到生,由软到硬,由少到多”。

4。 雏鸭管理

① 温度:在鸭子休息时及夜间,鸭舍内离鸭背20cm处的温度应达到:第1日龄32℃,(2~7)日龄31℃~28℃,(8~14)日龄28℃~25℃,15日龄以后保持在25℃~20℃。

白天及鸭子活动时舍内温度可低2℃~3℃。应特别注意阴雨天及夜间的保温工作,注意空气流畅,干燥无贼风。

② 密度:(1~7)日龄25~30只/ m2,(7~14)日龄20~25只/ m2,(15~28)日龄15~20只/ m2。

夏季适当降低,冬季适当增加。

③ 湿度:(1~14)日龄相对湿度宜为60%~65%,14日龄后相对湿度65%~75%。

④ 光照:(1~3)日龄24小时,4日龄以后每天减少0。5小时,直至自然光照。

⑤运动与戏水:5日龄后雏鸭可以调教下水,分批分时将雏鸭慢慢赶入浅水中活动3~5分,然后在无风的太阳下运动。

每天1次~2次,一周后增加到3次~4次,每次5~10分,以后逐渐延长时间。水温以不低于15℃为宜。下水时如果发现雏鸭发抖,应立即停止,并烘干羽毛。7日龄后在鸭舍内外温差低于5℃时,需运动20分左右。

(二) 育成期(7~16周)饲养管理

1。

育雏料过渡到育成料宜5天,替换比例一般每天为20%左右。

2。 喂料应遵循少喂勤添、定时定量、控制总量的原则。

3。。蛋鸭进入育成期后应及时淘汰病弱伤残鸭。

4。 育成期间的鸭每周末应称重一次,称重鸭只的比例是该批蛋鸭的5%,一般不少于60只。

5。 蛋鸭育成期只利用自然光照,通宵以弱光照明。光照强度在3Lux~5Lux之间。(Lux:勒克斯)

6。 每天观察项目:鸭群活动、呼吸及粪便形态、分布情况,了解饮水、采食是否正常。发现病鸭后送检,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三)产蛋期(17~72周)饲养管理

1。在蛋鸭开产前二周放入少量公鸭,放入比例为2%~3%。

2。 根据蛋鸭品种的不同,适时掌握开产期。开产期体重要求在1400g~1500g。

3。

从产蛋初期(100~120日龄)开始,根据产蛋率上升的趋势,不断增加饲料营养,提高粗蛋白水平,并适当增加饲喂餐数。白天喂3次,夜间9~10点增喂1次。

4。从产蛋率达到60%起应供给蛋鸭高峰期配合饲料。应掌握饲料过度时间,一般以5天为宜,每天替换比例为20%。

每只鸭日采食量控制在150g左右。

5。 采用自由饮水,并保证饮水清洁卫生。

6。 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冬季防寒保暖。

7。 室内相对湿度宜为60%~75%。

8。

根据蛋鸭品种和鸭舍面积合理确定饲养密度。一般情况下8~9只/ m2。

9。改自然光照为人工补充光照。日平均光照时间应逐渐增加,不少于14小时,增加人工光照时每次增加1小时,每隔7天增加1次,直到每天光照时间达到16~17小时。

光照时间稳定后,不得增减。通宵以弱光照明,弱光强度为3Lux~5Lux。

10。 产蛋中期不断挑选出停产鸭、低产鸭、残次鸭。

11。 春秋季节各驱虫1次,包括蛔虫、鸭虱等。

12。 鸭蛋收集:

① 盛放鸭蛋的蛋箱或蛋托应经过消毒。

② 定时集蛋,集蛋时将破蛋、砂皮蛋、软蛋、特大蛋、特小蛋单独存放。

③鸭蛋收集后立即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消毒后送蛋库保存。

五。废弃物处理:鸭舍清理出的垫料和粪便应进行无害化处理;对病死肉尸处理应符合GB16548(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的规定。

六 记录:建立生产记录档案,包括进雏日期、雏鸭数量及鸭舍编号、饲养员;每日的生产记录包括日期、日龄、存栏数、产蛋数、温度、湿度、免疫记录、消毒记录、喂料量、鸭群健康状况、死亡数、死亡原因。

11. 鸭蛋怎么养殖

以海滩中的鱼、虾、蟹、贝类、藻类为主要食物,非饲料喂养的海鸭产出的蛋才会充分出油,蛋黄沙软,而在广西,红树林面积已达到7300多公顷,居全国首位,充分保证了海鸭优越的生活环境。

其次,与一般的海鸭蛋制作工艺不同,广西红树林海鸭蛋在制作过程中,采用北海特有的红土壤和盐、茴香、生姜等一起熬制浓水,混合成稀泥,腌制25天左右,不添加任何添加剂,味道纯正,健康安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