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对虾工厂化养殖密度(工厂化养虾的密度是多少)

来源:www.muyeseed.com   时间:2022-10-18 18:24   点击:206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工厂化养虾的密度是多少

分级养殖及放养密度。工厂化高密度养殖采取分级轮养办法,从小苗开始分级养殖,逐渐分疏。具体分三级:

第一级:仔虾期(0.8~2.5厘米)放养密度3000尾/平方米。

第二级:幼虾期(2.5~6厘米)放养密度1000尾/平方米。

第三级:养成期(6~12厘米)放养密度300~500尾/平方米。注意事项:池搬苗时,必须带水搬运;虾长至6厘米后切忌搬运以免受惊死亡。

2. 养虾密度大了虾会死吗

当大气压在1020百帕以上时,溶氧正常;大气压在1015百帕左右,要小心缺氧的发生;大气压在1010百帕,池塘易出问题,要密切观察;大气压在1000百帕,好比池塘发出了缺氧警报。

大气压在995百帕左右,往往会发生较为严重缺氧。一般情况下,闷热天、下雾天、时气压低。

3. 工厂化养虾100问

1、清塘不彻底造成养虾成本提高。对某地进行调查,发现有的虾池连续养殖4年,池底淤泥厚达0.5m多,每年放虾苗时,仅用生石灰或强氯精等药物简单消毒-下,这样似乎降低了养殖成本,但虾苗放养后,摄食不正常,生长缓慢,原因是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严重超标,养殖中虾病频发,多次用药效果都不佳,导致成虾规格下、产量低、成本高而亏损。

2、苗种来路不正造成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户从某不规范的苗种场购买了虾苗,虽然虾苗价格比当地苗场低几十元,但虾苗未经检疫,带入了病毒,当虾长到2 一3公分 时开始发病死虾,致养虾塘暴发虾病,用药物治疗无济于事。看上去是降低了虾苗成本,但实际上比任何高价虾苗的价格都高。

3、病害防治不规范。部分养殖户在清塘、消毒、投饵、水质管理和病防方面不规范,造成养殖期间虾病不断,而且病虾发生后病急乱投医,普遍存在滥用药、乱用药现象,不仅治不好虾病,还造成了水质恶化和药物残留问题。

4、池塘养虾成本高。一是严格清塘消毒。注意清除淤泥,铲除杂草,修补池埂,整理进、排水系。二是注意选购优质虾苗,不从疫区进苗,以防病原带入。三是加强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有-定的肥度,注意使用底质改量剂,开动增氧机增氧等。

4. 工厂化养殖对虾密度

800斤左右。

如采用精养即精细养殖精细管理,则投入就大,当然亩产就高,有的能有2000斤一茬以上,这同时带来后期容易发病大量死亡的高风险。

而采用鱼虾混养等粗犷式养殖模式收益就低一些,亩产一年包括鱼也过不了2000斤,虾只有1000斤左右,但投喂和管理上就没那么严格,风险也相对较低。

5. 人工养虾的最大密度?

一般来说,一亩地可以产小龙虾500-600斤,如果精养的话,产量会高点,但相应投入也比较大。

      如果低于这个数就说明你的虾苗方的不够数,投放虾苗的密度和虾苗的大小,水的深度有关,具体投多少请参照下边的方法。一亩地最多能投养多少斤虾苗?一亩地要放多少虾苗一亩地要放多少虾苗放苗密度取决于苗种规格、虾塘面积、池水深浅、池底状况、换水条件、饵料种类、饲养方式、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还应参考养虾者提出的产量要求和规格指标来确定。

      放苗量可参考下列公式计算:放苗量=(计划苗产量(公斤)×要求养成1公斤的尾数)/预计成活率式中:计划亩产量可参照邻近地区历年产量;养成1公斤虾的尾数,可按30~50尾(体长12~15厘米)计算;成活率以50%~70%计,中间培育虾苗以85%计算。

     一般情况下,精养虾塘在虾苗质量好、换水条件优越、饵料有保证、饲养管理水平高的条件下,每亩放苗量可在2万尾左右(不宜超过2.5万尾)。经过中间培育的虾苗(体长2.5厘米左右),每亩放苗量控制在8000~12000尾之间。

6. 虾的养殖密度

龙虾养殖要保持合理的投放密度,既有利于充分发挥池塘的生产力,又能提高小龙虾的产量、规格和经济效益。如果片面追求产量,而提高放养密度的话,则会增加养殖管理方面的难度,小龙虾也会为争夺生存空间而自相残杀。

龙虾的放养密度不能过大,池塘单养小龙虾养殖的合理密度是:春季(2—3月份)每亩水面投放规格为2—4厘米的幼虾3—4万尾;夏季(7—8月份)一般不投放幼虾,秋季(9—10月份)每亩水面投放刚离开母体的幼虾(体长10—12毫米)3—5万尾。

7. 工厂化养虾产量多少

成本主要是厂房和设备投入,每亩都要几十万了,利润初期保平,三个养殖季节过后能达到百分之三十。

8. 工厂化养虾一平方多少尾合适?

①形状:

一般以方形、长方形和圆形为好。既要考虑水流的定向流动,又要考虑土地的利用率,做到既合理又合算。

②面积:

从养殖的理论看,面积大水质稳定但增氧死角多造成产量偏低,而面积小则易于管理产量较高。实践证明,池塘面积为2~4亩较合适,既好管理单产又高。今年江苏、福建等兴起的小棚养殖和水泥池养殖,养殖池塘面积300~400平方米,山东的工厂化养虾面积25~40平方米。

③深度:

土池一般1~1.5米,高位池一般1.5~2.5米,小棚大多在60~80公分,工厂化大多在80~100公分。

④池底:

池塘底质以水泥底及铺塑料膜底为好,其次是泥底。土池池底平坦,淤泥不超过10公分;高位池铺上薄膜。池底向排污口(排水口)倾斜,斜率为1~2%。

⑤护坡:

一般斜率为45度左右,用薄膜覆盖水泥板墙。池塘提坡不宜太陡,这样便于虾活动和栖息,减少塌方。

进排水系统

建虾池首先要修建进、排水渠道,进排水渠道应独立设置。进水口与出水口应尽量远离。排水渠道除考虑正常换水的需要外,还应考虑暴雨排洪及收虾时急速排水的需要,所以排水渠的宽度应大于进水渠,其渠底高度一定要低于各相应虾池排水闸闸底的30厘米以上。

蓄水池的主要作用是储存处理好的海水或淡水,向养虾池提供经净化优化后的合格养虾用水。一般3~5个养虾池应配备一个蓄水池(养鱼池也可当蓄水池使用)。在虾病流行期间,蓄水池一定要经过杀菌除毒处理。蓄水池应有排水闸,保证能完全排干池中的水,以利清洗。

增氧机的配置与使用

精养半精养池塘必须配有增氧设备,人工对虾养殖产量的提高首先就是要大量使用各类增氧机,其次才是饲料的开发使用以及水产药品的普及。

增氧机的作用不但增加水中溶氧量,而且可以集污,清洁底部;或把底部分解产生藻类生长需求的营养扩散到水中供藻类利用;并通过搅拌作用,促进藻类生长,改善水体分层现象。

总得来说,增氧机具有下列功能:①提高溶氧量。②集污并氧化水体中有毒物质。③移除水中过多的有害气体,如氮气和二氧化碳。④移除水中过多的溶氧有机物(通过气体泡沫分离作用)。⑤减少悬浮物质的沉降,减少底部耗氧。⑥缩小池水的酸碱度及溶氧的日变化的幅度。⑦提高水的混合,去除水体分层现象。

池塘养殖产量、鱼虾生长速度及料肉比与增氧能力是成正比的。因此,增氧机的合理配置与使用直接影响到养殖成功与否,也是产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9. 养虾 密度

1、双季养殖

2月底以前亩放养秋繁虾种(规格1000-1600尾/公斤)10-15公斤,6-7月干塘收获结束;干塘清整后亩放青虾苗3.5-4.5万尾(或放抱卵虾0.75-1.0公斤)。

2、一次性放种周年养殖(选择其一)

(1)放养虾苗,每放5-6万尾,规模1.5厘米以上,时间宜在6-7月份;

(2)放养虾种,亩放20-25公斤,规模1000-1600尾/公斤,时间宜在12-2月; (3)放养抱卵虾,亩放抱卵虾2-3公斤。

3、放养注意事项

虾苗种放养宜在阴天或阴雨天进行,晴天早晚进行放养,以免阳光直射,影响放养成活率。

10. 虾的放养密度

根据自身养殖条件,预先估计你能在这种条件下,能达到多大的产量,从而确定你的虾苗放养数量。一般情况下,根据不同设施条件,放养不同密度。由于虾子个体相比鱼类来说,个体小得多,放养密度相对较大,一般按照万尾为单位进行放养,分为三类:

(1)每亩水面放养数量大于4万尾,就可算是高密度,应该实施精养;

(2)每亩水面放养数量1-4万尾,就可算是中密度,应该实施半精养;

(3)每亩水面放养数量小于或者等于1万尾,就可算是低密度,应该实施粗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