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工厂化对虾养殖技术(车虾工厂化养殖技术)

来源:www.muyeseed.com   时间:2022-10-18 14:38   点击:217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车虾工厂化养殖技术

一般用磷肥肥水,这样对对虾没影响

2. 工厂化养殖之我的养虾笔记

1、养殖场地:半精养池可在现有海水养虾池基础上改造,面积一般为40—50亩,池深1.5米,池底平坦且向排水口倾斜,进水口与排水口要严格分开,间隔距离越大越好.精养池一般为10亩左右,池深2.5—3米,最好为圆形或正方形去角成圆弧形,池底向中央倾斜,成锅底形,排水口位于池中心.工厂化养殖池面积为400—600㎡/个。池深1.5米以上。

2、彻底清塘消毒:池塘在放养前必须做到清於、消毒、暴晒。池塘清除底泥后,用生石灰70—80kg/亩化浆均匀泼洒,以杀灭池中有害生物和病原生物;经3—4天晒池后冲洗池塘,将石灰水冲掉;再进水5—10cm,使池水PH值为8.0­—8.6,然后按200—250g/亩用量全池泼洒长效水体消毒剂、溴氯海因等,彻底杀灭病原生物和有害生物。

3. 工厂化养虾技术与模式

①形状:

一般以方形、长方形和圆形为好。既要考虑水流的定向流动,又要考虑土地的利用率,做到既合理又合算。

②面积:

从养殖的理论看,面积大水质稳定但增氧死角多造成产量偏低,而面积小则易于管理产量较高。实践证明,池塘面积为2~4亩较合适,既好管理单产又高。今年江苏、福建等兴起的小棚养殖和水泥池养殖,养殖池塘面积300~400平方米,山东的工厂化养虾面积25~40平方米。

③深度:

土池一般1~1.5米,高位池一般1.5~2.5米,小棚大多在60~80公分,工厂化大多在80~100公分。

④池底:

池塘底质以水泥底及铺塑料膜底为好,其次是泥底。土池池底平坦,淤泥不超过10公分;高位池铺上薄膜。池底向排污口(排水口)倾斜,斜率为1~2%。

⑤护坡:

一般斜率为45度左右,用薄膜覆盖水泥板墙。池塘提坡不宜太陡,这样便于虾活动和栖息,减少塌方。

进排水系统

建虾池首先要修建进、排水渠道,进排水渠道应独立设置。进水口与出水口应尽量远离。排水渠道除考虑正常换水的需要外,还应考虑暴雨排洪及收虾时急速排水的需要,所以排水渠的宽度应大于进水渠,其渠底高度一定要低于各相应虾池排水闸闸底的30厘米以上。

蓄水池的主要作用是储存处理好的海水或淡水,向养虾池提供经净化优化后的合格养虾用水。一般3~5个养虾池应配备一个蓄水池(养鱼池也可当蓄水池使用)。在虾病流行期间,蓄水池一定要经过杀菌除毒处理。蓄水池应有排水闸,保证能完全排干池中的水,以利清洗。

增氧机的配置与使用

精养半精养池塘必须配有增氧设备,人工对虾养殖产量的提高首先就是要大量使用各类增氧机,其次才是饲料的开发使用以及水产药品的普及。

增氧机的作用不但增加水中溶氧量,而且可以集污,清洁底部;或把底部分解产生藻类生长需求的营养扩散到水中供藻类利用;并通过搅拌作用,促进藻类生长,改善水体分层现象。

总得来说,增氧机具有下列功能:①提高溶氧量。②集污并氧化水体中有毒物质。③移除水中过多的有害气体,如氮气和二氧化碳。④移除水中过多的溶氧有机物(通过气体泡沫分离作用)。⑤减少悬浮物质的沉降,减少底部耗氧。⑥缩小池水的酸碱度及溶氧的日变化的幅度。⑦提高水的混合,去除水体分层现象。

池塘养殖产量、鱼虾生长速度及料肉比与增氧能力是成正比的。因此,增氧机的合理配置与使用直接影响到养殖成功与否,也是产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4. 车虾的养殖

  1.塘口选择在靠近水源且水质清新无污染的地方建设养虾池。

2.池塘大小养虾池不宜过大,一般应在7000平方米以下,以1500-3500平方米为佳,水深1.5-2米。

3.池塘清整冬季或在放养前,应先将池底淤泥清除干净,或干池曝晒,直至底泥形成小裂缝为止。再将池四周铲平,形成缓坡,并将池埂夯实,保证不渗漏。在池底中央开一条沟,在出水口设一集虾潭,沟潭大小可根据池塘面积灵活掌握,只要利于收捕即可。如果池大,应将沟潭开大些。.

4.设置虾巢在池塘四周栽一些沉水植物如苦草、轮时黑藻等,占底面积的l/4-l/3。同时用竹枝捆扎成扫帚状,几束一串排列在池塘水层中,拉网操作时取出来晒干,可反复使用,效果较好。水草和竹技的使用,对于提高虾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5. 日本车虾工厂化养殖技术

目前花虾养殖存在几大误区

误区一:乱用粪便肥塘

很多养殖户喜欢使用生物粪肥,如鸡鸭粪便、猪粪等进行肥塘,且使用量还非常大,有的甚至超过10公斤/亩,殊不知这些未经处理粪便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经过大量繁殖成为优势种群,是导致对虾发病偷死的罪魁祸首。

误区二:前期不投料,后期拌各种营养品

很多养殖户认为只要把天然饵料培育好了,养殖前期基本就可以不投饲料,而到了后期发现对虾生长速度慢,又大量投喂各种高营养的生物饲料,如螺肉、鸭蛋等,不仅不能如愿以偿,反而导致水体进一步恶化,增加养殖风险。

误区三:重调水,轻改底

由于日本对虾养殖周期长达半年以上,对水质的要求也比较高,因此大多数养殖户都知道调水的重要性,也很舍得在这方面进行投入,但对于日本对虾栖息的池塘底部就少有关注了,导致水体氨氮、亚硝酸盐等物质偏高,造成对虾发生黄腮、黑腮等现象。

速效改底片含有20%的过硫酸氢钾,而且运用了先进的制粒技术,沉底后能快速释放有效成分,安全、高效。现在购买还有活动,最高可享7折优惠!

那么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的解决方案是:

合理调水

花虾养殖周期长,且喜欢潜水,藻类不能培的太浓,因此建议在养殖前期进行肥水处理。到了养殖中后期,及时补充菌类,以平衡藻相。

重视虾苗开口

虾苗进入虾塘后立即开始索饵,此时正是对营养要求最旺盛的时期,需要充足的高营养饲料。

6. 河虾工厂化养殖技术

养虾如果没有经验,风险会非常高。投资都是有风险的,而投资养虾厂的风险有很多,比如容易受外界降温、降雨等不利天气的影响,一旦管理不当,虾的发病率高、产量小、销售渠道不畅卖不出去等等。但是,现在对于养虾工厂来说,由于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保持温度恒定,不受外界降温、降雨等不利天气的影响,对虾在这样的环境中生长更快,发病率更小,养殖密度更高,有效地提高对虾的产量。虽然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在设施建设上投入较大,但从长远回报来看,增收效果十分显著。

只要有投资,就会有风险,养虾的风险和掌握的经验也是有一定关系的,经验技术好的话,风险相对来说也要小一些。除此之外,还要做好销售渠道的打理,这样才能不让龙虾出现没有渠道销售的情况,降低了它的养殖风险。

7. 车虾的养殖技术

养殖密度

一般而言,标苗过池时的养殖密度为350-400尾/平,也有养殖户放200尾/平的,视水质条件和管理水平而异。一般5*5米的池子,放苗数量为1-1.2万尾。

8. 对虾工业化养殖

什么是工厂化养虾呢?依本人所见,工厂化养虾就是利用现代化工业手段,控制池内生态环境,为对虾创造一个最佳的生存和生长条件,在高密度集约化的放养情况下,促进对虾的顺利生长,

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质量,争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具体的讲,就是在具有保温、控光的室内水泥池或塑胶池内,通过太阳能或其它热能把水温控制在养殖生物最适温度;通过充气甚至充氧,

保证池内有充足的溶解氧,不仅供养殖对象呼吸所需,更可改善池内水质条件;通过适量换水,去除水中有害物质,供应和补充有益物质,保持优良的水质条件;通过化学或生物手段,

建立一个优良的生物群落、抑制有害生物,避免严重疾病的发生;以优质的饲料保证对虾生长发育的需要,促进生长和提高抗病力,从而提高对虾的成活率和生长率,提高产品质量和数量,

达到优质、高产和高效之目的。工厂化养虾的优点是产量高、多茬养殖和拓宽上市时间,尤其是疾病容易控制。

9. 淡水青虾工厂化养殖技术

1.我们常见的几种养殖方式有,土池,高位池,跟工厂化养殖。也有很多厂家做了专门的建议,比如粗养1000尾-5000尾/亩;半精养5000尾-10000尾/亩;精养10000尾-20000尾/亩;高位池条件的20000尾-60000尾每亩;工厂化的80000尾到120000尾/亩。但是随着这几年养殖环境的改变,效益大不如前的前提下,我们还是建议高密度放养,利用轮补的方式多次松虾达到高产。

2.放苗时间;由于金钢虾的特性,我们都建议气温正式回升在放苗,但是这几年高位池的温棚看起来还是能够给虾苗提供一定保证,所以对于放苗,我们还是建议虾苗要早放,这样也能为高产跟卖个好的价格做保证,条件好,比如有地下水,或者烧高炉都可以早早放苗。

3.虾苗的投放:在虾塘做完水之后,应当选择试苗,我们可以选择让苗场的业务员拿一小袋虾苗来试水,一般试个2天也即是48个小时没问题,就可以投放了,虾苗应该选择在虾塘的上风口位置投放,先将虾苗包装袋放入塘水中,让虾苗适应池中的水温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