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关于含笑花的古诗

来源:www.muyeseed.com   时间:2023-01-18 08:09   点击:266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关于含笑花的古诗

【双调】庆东原

【作者】白朴 【朝代】元代

忘忧草,含笑花,劝君闻早冠宜挂。那里也能言陆贾,那里也良谋子牙,那里也豪气张华?千古是非心,一夕渔樵话。

黄金缕,碧玉箫,温柔乡里寻常到。青春过了,朱颜渐老,白发凋骚。则待强簪花,又恐傍人笑。暖日宜乘轿,春风宜试马,恰寒食有二百处秋千架,对人娇杏花,扑人飞柳花,迎人笑桃花。来往画船游,招s青旗挂。

(宋)邓润甫

自有嫣然态,风前欲笑人。

涓涓朝露泣,盎盎夜生春。

《端午前一日含笑初折》

年代: 宋 作者: 杨万里

一点瓜香破醉眠,误他酒客枉流涎。

如何滴露牛心李,化作垂头玉井莲。

初喜晓光将莞尔,竟羞午影不嫣然。

忽看吐下金樱核,蔌蔌声乾暮叶边。

《二含笑俱作秋花》

年代: 宋 作者: 杨万里

秋来二笑再芬芳,紫笑何如白笑强。

只有此花偷不得,无人知处忽然香。

《含笑花》

年代: 宋 作者: 舒岳祥

半面羞藏袂,回头懒向人。

清凉生夜气,冷淡见天真。

此物悭开口,他花怯效颦。

莫嫌容易落,笑罢总成尘。

《含笑花》

年代: 宋 作者: 萧

肥样凋成玉色仙,碧瑶幢里粲婵娟。

道渠解笑何曾笑,只合更名小白莲。

1、如今只有花含笑

于石 《次韵杜若川春日杂兴集句二首》

2、棠花已含笑

钱起 《送李四擢第归觐省》

3、棠花含笑待斑衣

钱起 《送韦信爱子归觐》

4、花方著雨犹含笑

李廷忠 《瑞鹧鸪》

5、风来绿树花含笑

蔡楠 《鹧鸪天・病酒厌厌与睡宜》

6、花不语、对人含笑

程垓 《雨中花令・卷地芳草都过了》

7、但随俗簪花含笑看

魏了翁 《洞庭春色/沁园春》

8、闲花旧识犹含笑

方干 《题故人废宅二首》

二、施宜生《含笑花》咏含笑花诗赏析

《含笑花・含笑花》咏含笑花诗鉴赏

施宜生

百步清香透玉肌,满堂皓齿转明眉。

搴帷彼客相迎处,射雉春风得意时。

含笑花,列为我国著名香花之一。金人施宜生在这首小诗的前两句,就用“百步清香透玉肌”来形容花香的清雅宜人。所以《扪虱新话》载:“忽闻香风一阵,满室郁然,知是含笑开矣。”诗的第二句写含笑花的姿态。含笑花花色有白、紫两种,白色含笑花温润如玉,确如皓齿一般洁白。宋人杨万里赞它“翠羽衣裳白玉肌”;萧文仙誉它“只合更名小白莲”。杨诗认为含笑花,如白玉肌肤,而萧诗则以为白色含笑花与白莲花一样清雅皎洁。施宜生诗中“转明眉”三字,既点出含笑花的动人姿态,也写出了赏花者的形象神情,颇见用笔之功力。

施宜生的后两句诗,粗读不知所解。如“射雉”两字,直译为古代的一种田猎活动。其实有一典故。据《左传》载:“昔贾大夫恶,娶妻而美,三年不言不笑,御以如皋,射雉获之,其妻始笑而言。”可见,诗中之意是借这一典故说含笑花在春风中微笑迎人,更见妩媚。《草花谱》对它的介绍是:“含笑花开不满,若含笑然。”

古人咏含笑花的诗篇很多,如宋人邓润甫的“自有嫣然态,风前欲笑人。涓涓朝泣露,盎盎夜生春”。又如宋人刘克庄的“春风满面喜津津,纵有痴拳不忍嗔”。还有一些诗篇以花名含笑而借题发挥,如苏轼的“而今只有花含笑,笑道秦皇欲学仙”。丁渭的“草解忘忧忘底事,花名含笑笑何人”,以及“试问嫣然如可买,会须一笑与千金”,都是借“含笑”而另有讥贬的。

据《本草纲目》载:“含笑出南海”,生长在我国华南各省。宋人李纲曾作《含笑花赋有序》:“南方花木之美者,莫若含笑。绿叶素荣,其香郁然。”“破颜一笑,掩乎群芳,诚可以承天宠而植椒房者乎!”含笑花期在三月至五月间,但也有四季开花的。宋人杨万里就咏过秋天的含笑花:“秋来二笑再芬芳,紫笑何如白笑强。只有此花偷不得,无人知处忽然香。”他诗中的“紫笑”与“白笑”,即指紫色与白色的二种含笑花。宋人徐致中在一首《含笑花》五言绝句中,把含笑花喻为含羞的少女:“瓜香浓欲烂,莲t碧初匀。含笑如何处? 低头似愧人。”另有宋人无名氏小令咏含笑花也颇为动人:“笑靥含羞藏碧叶,为谁娇? 长随茉莉展轻绡,伴良宵。”可见,含笑盛开于春暮夏初,与茉莉一样,都是宜人的庭院品花。

含笑花虽适合养为家庭盆花,但养好不易。它喜爱日照,但又怕阳光直射。它喜爱阴湿,但水浇多了会烂根。修枝并不讲究,只是到了寒天,要移至室内。含笑花的花瓣可泡茶,花中有芳香油,为提炼香精之原料。

三、花语大全:含笑的花语及含义

初夏时节,有一种花安静地立上枝头,只见此花有六瓣,初开时纯白白的甚是雅洁,继而慢慢地变为金黄,花边常有红晕,酷似少女微笑时脸上的羞云。而且,它还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花香虽浓,却不浊腻……那么,是什么花开得如此美好,美得如此含蓄呢?

原来它就是含笑!现在就让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含笑的 花语 以及有关它的传说吧!

含笑简介

含笑花,此花系世界名花,叶是椭圆形,油光发亮,初夏开花,色象牙黄,染红紫晕,开时常不满,如含笑状,有香蕉气味。产于我国南部,木兰科,常绿灌木,小枝被棕色毛。因为开花时,开而不放,似笑而不语,所以也有了这个好听的名字:含笑花,又名:含笑美、白兰花、唐黄心树、香蕉花……

当花开之时,陈列室内,香味四溢,花叶兼美的观赏性植物。含笑花盆景宜放置在半阴而湿润的场所,忌强烈阳光直射,夏季要注意遮阴。如环境干燥而有日晒时,叶色容易黄萎,生长不良。冬季要移入室内,或移至南向屋檐下。

因为含笑的气味香醇浓久却不浊腻,并且也是极佳的天然香料,得用以轧炼出芬芳的香油,尚可采摘其花卉供作为制茶时佐用的香料。

含笑花花语

因为含笑花的花开放时如美人含笑不语,绝对不会开的张扬、完全大开,具有似笑不语这个特性,很大程度上代笔了国人的寓意含蓄、暗示。

所以,它的花语为:矜持、含蓄、美丽、庄重、纯洁、高洁;

寓意含蓄、暗示。

含笑花的传说

宋代临安府有一对恩爱小夫妻杨乃才和李秀英,两人能诗善画,情投意合。但是不久,元军攻入了临安,国破家亡之际,面临生离死别的杨乃才,拿起了妻子梳妆的镜子,它摔成数片,让妻子和自己各拿一半。他对李秀英说:以你的才貌,定会被送入权贵之家,一定要好好活下去,如我侥幸得生月十五日到集市上卖碎镜片,以期破镜重圆。

正如杨乃才所料,李秀英被送进了大臣王伯超的府邸,成了王伯超的宠妾。但她日夜思念着杨乃才,每月的十五日,李秀英都会派人去约定的集市买镜子碎片。五年过去了,杨乃才和李秀英经历了种种的磨难。才得以重聚。

杨乃才和李秀英回到老家,在民间过着恩爱平静的晚年生活。三十年后,八十八岁的夫妻俩在同年同月同日同时双双谢世。后来在他俩合葬墓上长出了一棵树,所开的花只开不放,形似含笑,美丽异常,奇香无比,这就是含笑花。

有关含笑的文献记载

古时关于含笑花的记载有很多,如:宋陈善《扪虱新话・论南中花卉》:“南中花木有北地所无者,茉莉花、含笑花、A提花、鹰爪花之类……含笑有大小。小含笑有四时花,然惟夏中最盛。又有紫含笑,香尤酷烈。”

宋代诗人邓润甫诗句“自有嫣然态,风前欲笑人。涓涓朝露泣,盎盎夜生春。”形容含笑花具有妩媚动人的嫣然美态,既有含笑本身娇羞婀娜的“笑”,又有人对含笑赞赏的笑意,非常有情。即使含笑“泣泪”时也楚楚动人,它清晨含苞泣露,入夜盎然芬芳。

清孙枝蔚《思归》诗:“出门欲化杜鹃鸟,抵舍仍为含笑花。”《明珠缘》第三回:含笑花堪画堪描,美人蕉可题可咏。”苏曼殊《绛纱记》:“亭午醒,则又见五姑严服临存,将含笑花赠余。”

“花开不张口,含笑又低头;疑似玉人笑,深情暗自流。”这首诗把含笑花微露笑容,脉脉含情的娇羞模样描写得淋漓尽致,充分展示了含笑花的多情和风姿。“南方花木之美,莫若含笑;绿叶素荣,其香郁然”,描写得正是含笑花的沁人清香。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