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梨属植物的起源和传播是怎么样的?

来源:www.muyeseed.com   时间:2022-10-01 01:08   点击:210  编辑:澹台亨   手机版

(一)起源

较苹果属植物而言,梨属植物的起源时期及起源中心要清楚得多。蒲富慎研究并综合报道认为,梨属植物起源于新生代中国西部的山岳地带,由于山脉的地理隔离和气候生态条件的差异,梨属植物演化而分为东方梨系和西方梨系两大系统,同时形成了世界栽培梨的三大起源中心,即中国中心、中亚中心和西亚中心。前苏联植物学家费道罗夫(AH.A.ΦegopoB)指出,世界梨属植物约有60个种左右,野生于欧、亚及北美三洲,其中高加索地区是梨属植物的最大发源地之一,原产梨属植物约24―26种,另有中国原产的梨属植物(14种)和欧洲原产的梨属植物种类。俞德浚认为,我国为梨属植物原产中心之一,而西洋梨则原产欧洲中部、东南部以至小亚西亚、中亚西亚等地,且远在二千年前罗马时代就有栽培。日本学者星川清亲则提出,东方梨原产中国、日本南部和朝鲜南部,而西洋梨原始种野生于欧洲的中部到东南部、高加索南部、小亚西亚、波斯北部地区,且从欧洲中部石器时代的湖栖民族遗址中可证实,有史以前,东欧地区已种植有梨属植物。

(二)传播

1.中国梨

我国约在2500年前的周秦时代,已经开始了梨的经济栽培。在后魏(公元前世纪),梨的品种已经相当丰富。如《齐民要术》(贾思勰,北魏)一书中关于当时各地优良梨品种的记载数多达18个,其中广都梨记载重六斤,如按晋代的度量衡制换算,也约合现在的1.3kg;含消梨果肉特别脆嫩,落地即破碎,采收时须先用口袋兜着,据称“大五升”,约合现在的0.5kg。由于梨种类较多,适应性很强,因此在目前我国疆域里处处皆有分布。

我国原产梨树,在日本明治时代称作“支那梨”,本世纪初欧洲国家称中国梨为Chinese pear或Sand pear(砂梨)。我国梨传入日本,最早见于明治15年(1883年)刊行的《果树目录》,该书记载明治初年引入我国鸭梨。19世纪以来,我国梨虽然多次以接穗或苗木传到欧美各地,但终因食用习惯的原因,一直未能在当地推广发展,仅作为观赏花木而已。但是美国引入我国梨子梨、棠梨(P.betulifolia),改良西洋梨品种,从而有效地抑制了西洋梨火疫病(Bacillus amyloyrus)的发生和传播。

2.西洋梨

在欧洲原生地,西洋梨为最古老果树之一,其栽培开始于有史以前。欧洲湖栖时代的遗迹中,便有西洋梨的存在。古希腊的Euphrates已有关于梨的野生种与栽培种的区别和播种繁殖与接木繁殖不同的记载。在罗马时代,伽图(M.P.Coato,公元前235―150年)记载了梨6种,而Pling的《自然史》中关于梨的记载已多达41种。在罗马帝国(公元43―407)的全盛时代,西洋梨的栽培已渐进至欧洲西部及中部以北。

法国的气候最适宜西洋梨发育,故其栽培先于其它各国,品种改良的历史也较早。法国早在17世纪初期,已有不少优良品种,在勒克体尔(L.Lectier)记载的梨品种目录(1628)中,多达260个品种之多。

英国的西洋梨栽培也起自古代。英国的气候多湿而低温,对适应于地中海沿岸喜干燥风土的西洋梨品种不甚相宜。自13世纪后,该国的西洋梨品种中大部分引自法国,但从17世纪后直至目前,均栽培本国选育品种以及来自比利时的品种。

比利时的气候土壤条件很适宜梨树栽培,该国梨树栽培史稍晚于法国,大约在16世纪以后开始了广泛的栽培。该国梨树育种工作开始于1730年前后,对世界西洋梨的栽培发展贡献较大。著名梨树育种家哈担旁特(Nicolas Hardnpont,1705―1774)和万梦斯(J.B.Van Mons,1765―1842),通过大量播种自然授粉种子的方法,培育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品种。如万梦斯由播种的80000株自然授粉实生苗中,选育出400个品种,其中40个品种至今仍在生产上栽培。西洋梨中有名的品种宝斯克(Beurre Bosc)和日面红(Flemish Beauty)就是万梦斯所育成的。

美国西洋梨栽培开始于1630年,最初苗木自欧洲输入,至1730年以后,开始自行育苗栽培。

我国新疆栽培西洋梨的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400年以上。但内地栽培历史较短。于1870年由美国传教士倪氏(John L.Nevius)首先传入山东烟台栽种,从此便开始了西洋梨在内地的栽培。

综上所述,有关梨属植物的传播,因东方梨系基本只种植于其原产地中国及日本和朝鲜,故在此仅应用星川清亲对西洋梨传播途径描述的示意图(图3-2-1)。

图3-2-1 西洋梨的起源传播示意图

(引自星川清亲著,段传德等译,《栽培植物的起源与传播》,河南科技出版社)

二、梨属植物的分类和分布

(一)梨属植物的分类

目前,对梨属植物种的数量尚未完全确定。前苏联植物学家费道罗夫(А.Н.А.Φедоров,1954)报道,梨属植物有60个种,野生于欧、亚及北美三洲。俞德浚(1984)认为,梨属植物约有30种,原产亚洲、欧洲以至北非。因此,在梨属植物的分类上,各个学者因其所依据的分类特征不同,分类系统也就有别。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

1.柯汉(E.Koehne)分类

1890年,柯汉依据果实上萼片的残存与否将梨属植物分为宿萼果组(Achras)和脱萼组(Pashia)。

2.菊池秋雄分类

1951年,日本学者菊池秋雄依据梨属植物心室数目的多少将梨属植物分为真正梨组(Eupyrus)、小梨组(Micropyrus Kikuchi)和杂种组(Inetrmedia Kikuchi)三个组。

3.费道罗夫分类

1954年,前苏联植物学家费道罗夫依据梨属植物的综合形态、生物学特性及其生态地理条件,将梨属植物分为川梨组(Pashia Fed)、真正梨组(Eupyrus Fed)、木梨组(Xeropyrenia Fed)和银梨组(Argyromalon Fed)等四个组。

4.中国学者分类1960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俞德浚依据叶缘锯齿状况将原产于我国的梨属植物分为14个种。199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蒲富慎综合梨属植物种的演化和生态地理条件,将世界梨属植物的30余种中的28种分为两个系四个种群,即西方梨系(包括欧洲种群、北非种群和西亚种群)和东方梨系(仅有一个东亚群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